- · 《种子科技》栏目设置[05/29]
- · 《种子科技》收稿方向[05/29]
- · 《种子科技》投稿方式[05/29]
- · 《种子科技》征稿要求[05/29]
- · 《种子科技》刊物宗旨[05/29]
00后大学生团队研发种子检测装备 用科技助农业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2020年下半年,他和团队成员亲手打造的第一台种子活性检测装备,在学校试验田中完成了技术验证。李松蔚介绍说:“我们的设备采用激光散斑技术采集种子的生命信息,通过研究散斑
2020年下半年,他和团队成员亲手打造的第一台种子活性检测装备,在学校试验田中完成了技术验证。李松蔚介绍说:“我们的设备采用激光散斑技术采集种子的生命信息,通过研究散斑的规律就能推算一系列物质含量和分布等参数,从而判断种子活性。这项技术大幅降低了设备的成本,整套设备成本不超过2万元。”
光之语成员在田间检查玉米种子的生长状况。受访者供图
他们面临的是更多难题。“最突出的难题是,之前的设备都依赖实验室环境,如果走到田地、户外进行种子检测,各地的户外光源、风沙等地理气候条件都会影响设备检测结果,尤其设备在户外使用的电源的稳定性,都需要不断去完善。”
这段时间,东北农业大学的大四学生李松蔚,正带着团队与合作企业筹建设备生产线,由这群00后自主研发的种子活性检测装备即将投入生产。计划第一批生产的50台设备,也一早被企业和农村合作社下单预订。
但市场上并没有能用在农业生产上的活性检测装备。他坦言:“现有市场上能做种子活性检测的都是实验室里的几十万到几百万的昂贵设备,进行种子切片分析等,除了价格高之外,还破坏了种子,检测一粒用6、7个小时,需要光照稳定和封闭的实验室环境,甚至要求操作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这些条件农民根本没法接受。”
怎么打造这样一台能够真正被农户接受的设备,李松蔚很清楚,“需要走的路很长”。他在电子信息、数学、生命科学和人工智能等多个专业招募组成了一支“志同道合”的团队,开启了近两年的产品研发测试。
光之语成员在测定不同活性秧苗的生长情况。受访者供图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孟佩佩
于是在2021年春耕时,团队46人分成不同小组,把生产出的几台样机直接拉到了不同乡镇的田间地头进行展示。“胆子大的同学,直接找到有相应业务的公司、合作社的联系方式,上门推广介绍。”
光之语成员进行产品研发。受访者供图
从农村家庭走出,李松蔚小时候的梦想是成为科研人员、科学家。2018年下半年,刚刚考入大学,他报名参加了为期一年的机电一体化和视觉识别技术培训。由于培训导师都是拥有技术研究经验的高年级学生、毕业生,在这里,他第一次了解到师兄孙笠然的项目技术,也在实验室中完成了对之前技术的迭代更新。
“好技术不应当被束之高阁,应该真正服务于老百姓的工作生活。看着农民叔叔阿姨的庄稼地有好收成、能赚钱,我们一千多个日夜的坚持似乎得到了回报。”
想着有了新技术就要投入使用,于是,他在之后创立了光之语种子活性检测项目。李松蔚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当年师兄凭借视觉识别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结合,实现了大豆种子的表面特征检测,设备能够自动筛除表面存在瑕疵的种子。我想做一台能够检测所有类别种子质量的装备,打破传统检测拘泥于种子外形特征的模式,直接检测种子内部活性。”
李松蔚(右一)在推广设备。受访者供图
与此同时,他还带领团队研发了一套深度学习算法,可以智能化分析激光散斑采集的结果,这样检测一粒种子用时缩短至6-7秒,通过人工智能模型判断结果,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自动筛选优良种子,剔除失活种子。“农民只需要倒上种子,按开始键就行。”
“在哈尔滨周边村镇进行试点,尝试使用设备的农户们实现了增收,比如参加试点的李叔一家,当年增收近3万吨,成了村里的种植名人。”李松蔚说,通过实际验证后,前来咨询订购的人越来越多了。“李叔给我们写了感谢信,收到时还有点害羞。”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推广使用了。李松蔚坦言,农民们平时筛选种子仅是通过表面特征进行判断,“当告诉他们可以检测种子活性时,他们根本不相信”。
面向合作社和农场进行设备销售,李松蔚最近成立了哈尔滨光之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如今,生产线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着。“我喜欢呆在田地里,让高端技术服务农民都是我们的不懈追求。”
文章来源:《种子科技》 网址: http://www.zzkjzz.cn/zonghexinwen/2022/0711/2081.html
上一篇:36氪首发 | 新材料科技公司「易弗明」获数千万元
下一篇:海外创投丨「Finli」种子轮融资600万美元,Ur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