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种子科技》栏目设置[05/29]
- · 《种子科技》收稿方向[05/29]
- · 《种子科技》投稿方式[05/29]
- · 《种子科技》征稿要求[05/29]
- · 《种子科技》刊物宗旨[05/29]
【智汇长三角 科创太湖湾】常州,“科技种子”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江苏·常州 无人驾驶、3D打印、数字孪生……“智汇长三角 科创太湖湾”全媒体采访团在常州调研期间看到了琳琅满目的“黑科技”产品,从“工业重镇”到“智造名城”,常州的产业
江苏·常州
无人驾驶、3D打印、数字孪生……“智汇长三角 科创太湖湾”全媒体采访团在常州调研期间看到了琳琅满目的“黑科技”产品,从“工业重镇”到“智造名城”,常州的产业转型势头强劲,在这背后是雄厚的科研院所研发背景和强大的人才支撑。
面对风起云涌的创新浪潮,近年来,常州把产学研合作作为突破口,开创性地探索出一条在科教资源相对薄弱地区集聚优质资源、构筑优势的区域特色创新之路。
突破科教资源“瓶颈”、构筑发展新优势,常州“科技种子”破土萌发的背后有哪些秘诀?
科技长征
彰显常州“脱胎换骨”的决心
20世纪80年代,常州曾是举国闻名的“工业明星城市”。然而,站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档口,本地高校、人才、科技资源不足的短板逐步显现,这座城市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脱胎换骨”的决心日益强烈。
常州市发改委工业高技术处处长汤文忠介绍,2006年,常州市提出了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战略目标,全面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同年,常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带领本土企业到全国的大院、大所寻技术、觅人才,开启了科技创新的“长征之路”。到2019年,常州已有1000多家企业走出去,累计邀请国内外专家8800多人,展示最新科技成果5万多项,发布企业创新需求5400多项,直接促成2000多个创新合作项目落户常州。
通过持续开展“科技长征”,一大批创新企业在常州异军突起,带动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新医药等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常州形成了“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借力创新链提升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在石墨烯、光伏组件、机器人等众多领域从追赶者变成领跑者——100多种工业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或领先水平,涌现出200多家“隐形冠军”;被列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位列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驱动力综合排名第8位。这座制造业名城凭借着对科技创新的执着坚守,悄然实现了向创新名城的跨越升级。
产教融合
让“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14年科技长征之路上,常州与中科院、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30多家知名高校院所“牵手”,2000多个科技合作项目花落龙城。尤其是江苏中科院智能科学技术应用研究院(中科院常州中心),已引进中科院30多个研究院所来常州设立分支机构或与企业开展项目合作。
常州是如何在十几年里快速集聚高端科研资源,助力产业发展的?常州市科技局发规处副处长韦红表示,“精准”是关键,“常州市科技局帮助企业对接‘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主要抓住了两个层面的需求,一个层面是主抓龙头企业,把握行业共性技术需求;另一个层面,是摸排好特色产业集聚区企业的技术需求。带着需求清单和科研院所对接,才能做到高效、精准,从而提升合作质量。”
作为全市“创新之核”,常州科教城提出要加快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常州科教城管委会党工委委员范军军介绍,科教城通过科研院所团队控股、科教城参股及运营公司参股的“三位一体”模式,把科研成果的转化和科研人员的收入挂钩,充分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在无锡市发展改革研究中心发展研究部主任曹建标看来,常州科教城之所以能交出“优秀”发展答卷,关键在于做好了“两篇文章”——一是通过持续招才引智,集聚了一批高端创新资源,产生集聚和带动效应;二是构建了教育、研发、孵化三位一体的科创生态系统,不仅服务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更进一步推动了常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有的放矢
国际合作大放异彩
2017年初,在中以常州创新园的牵线搭桥下,征图新视(江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整合自身平台集成技术与以色列AVT公司检测软件技术,共同开发了全新的智能检测技术,填补了当时国内行业空白。同年4月,双方发布联合研发的第一款产品,销售近2000万元。
文章来源:《种子科技》 网址: http://www.zzkjzz.cn/zonghexinwen/2020/1102/744.html
上一篇:旅行科技公司「Tourplus」获1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下一篇:洒下种子 培养人才 四川中医药高专助力布拖县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