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玉米种子避免风险,先要“四看”审定公告

来源:种子科技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真的,80%的经销商和种植户,对玉米种子的审定公告“看不懂”或者“不会看”或者“根本就没用心看”。 呵呵,这个时候,可能有些人“不服气”,忍不住要“喷”了。 且慢,你先

真的,80%的经销商和种植户,对玉米种子的审定公告“看不懂”或者“不会看”或者“根本就没用心看”。

呵呵,这个时候,可能有些人“不服气”,忍不住要“喷”了。

且慢,你先用几分钟时间,读完这篇文章之后,你把你想当“农喷”的3个以上的理由写下来,来证明你的思维逻辑是清晰的,然后你再决定是不是“开喷”或者闭嘴思考提升自己。如何?

第一看:雄穗分枝多,相对抗旱和耐高温热害较好

先说几个专家的观点:

山东农业大学任寒硕士和董树亭教授共同研究认为,雄穗分枝多且雄穗分枝长,颖壳饱满的品种相对耐高温(也相对抗旱能力较好)。

河南农业大学陈伟程教授在“黄淮海玉米种子发展战略高峰论坛”上明确指出:“少雄品种,是有风险的。”

山西省农科院董红芬科研结果,玉米产量主要受到2个植株性状的影响最大——叶片卷曲度指数(抗旱能力)和抽雄吐丝的间隔期。玉米雌雄开花间隔期与雄穗分枝数关联度最大(叶片多,雄穗分枝多,茎秆粗壮,抽雄吐丝间隔时间短的品种,相对抗旱能力强,秃尖度小)。

河南农业大学付景博士试验结果,同样高温条件下,“多雄白轴品种” 减产11.14%,“少雄美系红轴品种”减产25.4%(也就是说,“多雄白轴品种”相对增产1/7以上)。

北方农村网科技顾问团提醒:看玉米种子审定公告中,雄穗分枝较多的,相对比较抗旱也比较耐高温热害,抗灾能力也比较强,增产幅度也比较大。一般白轴品种大概率都是雄穗分枝比较多,所以要谨慎对待红轴品种的雄穗分枝问题。

第二看:叶片多少与成熟期,初步排除涉嫌早衰的品种

大家应该都知道:早熟玉米品种为14~17片叶,中熟品种为18~20片叶,晚熟品种在21片叶以上。请注意,成株叶片(全株叶片)是包括最早的2片小叶,虽然在抽雄时最早的1~3片叶已经干枯消失,但必须计算在内。

黄淮海夏播玉米审定的对照品种是“郑单958”。

如果一个红轴品种“成株叶片数18片”,生育期与958相当,可以当作“参照物”。

可是,有意思的是,另外一个红轴品种“全株叶片18片”,生育期比958短1天。

再有,一个红轴品种 “成株叶片数19~20片”,但生育期却比958早熟1天。

你品,你仔细品。

你想,你慢慢想。

你用你的智慧思考几分钟。

那么,重点来啦:

玉米品种叶片数量较多,如果抗逆比较好(“三抗四耐”方面越突出,越不会早衰,一般会“活秆成熟黄金棒”),就应该晚于“郑单958”。

例一,国审白轴品种“八强十号”(国审玉),“成株叶片数20片”比958晚熟0.8天。

例二,国审白轴品种“伟科702”(国审玉,豫审玉),“成株叶片数20~21片”,比958晚熟1天。

例三,国审粉轴品种“沃玉3号”(国审玉)“成株叶片数20片”,比958晚熟0.5天。

这才是相对抗早衰的“活秆成熟”品种啊。

据山东省农业大学刘正博士、张吉旺博士的研究,黄淮海的玉米“活秆成熟”而晚收获6天可以“白捡”产量1/5。也就是说,你种植的玉米品种如果发生早衰,减产1/5以上损失。

北方农村网科技顾问团提醒:有些事情虽然看透了本质,但是却不能说透,原因“你懂的”。我们帮你,也只能帮到这里啦。关键的关键,就看你是“愚钝”还是“小精明”还是“大智慧”啦!言而总之,早衰的品种会减产1/5以上的,不可掉以轻心。

第三看:抗病鉴定,“高感”或“感”多一个,就多一份风险

曾有一包地大户咨询北方农村网科技顾问团,某个红轴品种“行不行”,当时,我们告诉他:你说的那个品种“高感病”和“感病”应该在7个以上吧?请注意,每一个“高感”或“感”都是你的减产隐患,你愿意承担这些风险你就种植,反正,因为这些缺点造成的减产“你自己买单”。

我们的一席话,让这位包地大户茅塞顿开,醍醐灌顶,连连道谢。

后来,在我们的建议下,这位种田大户选择了4个综合抗耐能力强的品种,进行了“红加粉”和“白加红”混种(同一块地“一分为二”,株高相近的可每个品种各占一半;株高不同可以1:2或1:3),效果很好。

文章来源:《种子科技》 网址: http://www.zzkjzz.cn/zonghexinwen/2020/1010/667.html



上一篇:河北省种子管理总站关于河北省双“十佳”种业
下一篇:益粒种子首次举办上海公益伙伴日专业沙龙,助

种子科技投稿 | 种子科技编辑部| 种子科技版面费 | 种子科技论文发表 | 种子科技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种子科技》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