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种子科技》栏目设置[05/29]
- · 《种子科技》收稿方向[05/29]
- · 《种子科技》投稿方式[05/29]
- · 《种子科技》征稿要求[05/29]
- · 《种子科技》刊物宗旨[05/29]
研学的孩子变成种子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本报记者 彭德倩 徐振凌妈妈,那时你在抗疫第一线,你害怕过吗?江宁学校五(7)班小徐同学的妈妈张敏捷在区卫健委监督所工作,她一边认真回答,一边录制视频,我当然也会害怕,可
本报记者 彭德倩
" 徐振凌妈妈,那时你在抗疫第一线,你害怕过吗?"江宁学校五(7)班小徐同学的妈妈张敏捷在区卫健委监督所工作,她一边认真回答,一边录制视频,"我当然也会害怕,可是从穿上防护服那一刻起,我们就是铁打的战士。我自豪,能够成为战疫守护者中的一员……"这一场景,发生在不久前普陀区江宁学校五(7)班"城市·成长"线上研学活动中。
今年,疫情是最受关注的社会事件之一,已在江宁学校进行到第五年的"城市·成长"研学活动并未因此中断,而是从线下转入线上,鼓励学生从"武汉"这个城市概念出发,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不同角度,设计策划"我想这样认识你""我想这样走近你""我想成为这样的你"等6个主题的系列云端研学活动。
" 在疫情背景下,你对哪些职业有了更深了解?"同学们在回答老师精心设计的调研问卷时,也在回溯自己抗疫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与收获。结果显示,除了医务工作者、科技人员、警务工作者这些答案外,"社区志愿者"成为四成以上学生的答案。这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特殊年份的学生们获得了不一样的成长。五(3)班的研学活动聚焦口罩--一场"原创口罩设计"比赛如火如荼展开:用自己手中的画笔,画一画口罩最紧缺时一条将口罩从产地输送到武汉的路线;语音分享有哪些企业跨界进军口罩行业,保障抗疫物资供应……口罩里的学问告诉学生,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紧密相连。
虽然"城市·成长"研学活动今年转入云端,但自2016年起学校每年都带着五年级学生"访一城、学一课",足迹踏遍南京、西安、成都、杭州等地。在校长吴庆琳看来,学生成长,特别是小学升初中的转折点上,单靠校内教育是不够的,需要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去上"大课"。2016年遵义之行,在参观四渡赤水纪念馆时,研学团偶遇一位佩戴勋章的军人,这是一位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同学们纷纷簇拥在老爷爷身边,听他讲述当年的故事。2017年7月,江宁学校师生研学团队来到西安,音乐学科孟千山老师的一堂"华阴老腔一声喊"音乐赏析课,让学生们感受到三秦大地传统民俗音乐的魅力。
学生赵施令去阿里巴巴园区探访后,产生了一些疑问。当晚,老师在线上请来企业相关工作人员,与大家视频连线畅谈,答疑解惑。如何预防无人超市的偷窃行为?你加入阿里巴巴集团至今,对这种在舒适的环境中紧张地工作有何看法?你们公司很重视"快乐",那么你怎样理解"快乐"?孩子们七嘴八舌的提问得到一一解答。
每个参加过研学活动的孩子回到班级都变成一粒"种子",与更多伙伴交流分享、共同成长。
(责任编辑 :韩璐)
文章来源:《种子科技》 网址: http://www.zzkjzz.cn/zonghexinwen/2020/0826/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