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教育新观察|比起获奖 播撒科学“种子”更重要

来源:种子科技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图说:静安区第二中心小学孩子们的科学幻想画 学校供图(下同) “亲爱的火星哥哥,我要来看你了。我是蓝色的,安静的,你是红色的,热情的。你说我寂静伫立,我说你顽皮淘气

图说:静安区第二中心小学孩子们的科学幻想画 学校供图(下同)

“亲爱的火星哥哥,我要来看你了。我是蓝色的,安静的,你是红色的,热情的。你说我寂静伫立,我说你顽皮淘气。”我国首个火星行星探测器升空在即,上海静安区第二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围绕这次科学探险的奇思妙语和科学幻想给人带来升空前的惊喜。教育专家表示,太空探索看似遥不可及,但是,探索的精神和科研的态度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在青少年的科学实践研究上,播撒科学的种子比获奖更重要。”

未来生活与现代科技息息相关

跟着天问一号一起火星“探险”,是静安二中心暑假一项主要的研究作业。学生们通过查阅资料、观看微课,自发了解此次发射的背景与意义,而在探究的过程中,他们也生出了许多奇思妙想。四(1)中队张亦乐写道:随着周边一片白光闪过,我们到了两百年后的火星,着陆在火星最繁华的地方。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熟悉的五星红旗。原来这里是火星上中国的首都“火京”。而四(3)班朱嶙则坚信火星会成为人类的第二个家园:“未来的火星除了可以有满足人类生存的水资源、大气资源,这里的环境宜人,四季如春,空气新鲜。波光粼粼的湖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生活污水经地下管道流入海洋中,海洋里有种特殊物质,可以净化污水,海水再倒流到湖泊中,又变成可以直接饮用的生活用水。”五(1)中队卓嘉赟的幻想更为大胆,在他的画笔下,未来的火星上一个个城市都是以水果为主题,而且每个城市建设都遵循环保原则。

“火星探测聚焦宇宙和生命的起源及演化等重大科学问题,探索人类进入和利用深空的方法。中国的火星探测之旅即将启航,孩子们创作的作品谱写下中国未来火星探测与开发的美好画卷,带领我们一同遨游火星、探索太空。”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执行馆长张凯说,从孩子们的作品中可以充分感受到他们对于未来太空生活的向往,在他们的画笔和想象中,太空生活、星际穿梭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与现代科技发展息息相关的未来生活,是人类文明往地球外世界的延续与拓展。“他们用丰富饱满的色彩描绘了一幅幅太空想象场景图,画面构图合理,元素之间位置安排恰当,给观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也留下未来太空生活的美好憧憬。”

播下的科学种子会生根发芽

说起航天,很多人都会认为那是高冷、神秘的学科。“在功利的心态下,一些成人在帮助孩子选择科学探究或创新活动的会避开这个‘冷门’,而选择一些研究成果更立竿见影的研究领域。但是,探索未知的勇气、甘于寂寞的信念,其实都对孩子的成长和科学素养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静安二中心的校长承敏芳说,她在十多年里一直推进学校的航天科技教育,也曾遇到过不理解,但是,孩子们对于星空、宇宙的畅想时常让人惊喜。“探索外太空是各国科技实力和整体国力的象征,这样的科学课题能激发孩子们崇尚科学、热爱祖国的激情。火星的神秘和探测火星是人类探索深空的重要标志,也是充满挑战深空第一步,这对于学生的科技素养和科学兴趣的培养也意义非同一般。科学需要兴趣,更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探索未知的勇气。”

从小播下的航天种子,不会“无疾而终”。在静安二中心这样一所普通的公办小学,科学精神一直在悄悄萌发。每当中国有重大航天科技事件发生,2009年毕业的朱珈驹总会给母校校长承敏芳发来信息,和她“谈谈天”。他告诉记者,正是从小在学校得到航天科技的启蒙和培养,让他对这一领域有了浓厚的兴趣和向往,也因此立志于航天科学的研究。高中毕业后,朱珈驹毅然选择了南京航天航空大学,今年又考上北航航发院研究生。“幼时心中播下的航天种子,一直激励着我不断进步。希望以后也能为我国航空事业添砖加瓦。”

新民晚报记者 马丹 易蓉

文章来源:《种子科技》 网址: http://www.zzkjzz.cn/zonghexinwen/2020/0812/500.html



上一篇:当下的一切,早已在过去十年埋下了种子
下一篇:新安江国元种子基金完成首笔1000万元项目投放

种子科技投稿 | 种子科技编辑部| 种子科技版面费 | 种子科技论文发表 | 种子科技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种子科技》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