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种子科技》栏目设置[05/29]
- · 《种子科技》收稿方向[05/29]
- · 《种子科技》投稿方式[05/29]
- · 《种子科技》征稿要求[05/29]
- · 《种子科技》刊物宗旨[05/29]
小麦新品种孟麦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一、选育经过 小麦新品种孟麦023是孟州市农丰种子科技有限公司本着培育高产、稳产、早熟、多抗、广适的育种目标,2003年选用半冬性、综合性状优良、适应性广的周麦13作为母本,选
一、选育经过
小麦新品种孟麦023是孟州市农丰种子科技有限公司本着培育高产、稳产、早熟、多抗、广适的育种目标,2003年选用半冬性、综合性状优良、适应性广的周麦13作为母本,选用弱春性、早熟、综合抗性好的偃科956作为父本杂交,当年杂交4穗,共收种子52粒,全部点播,组合代号2003(023)。2004年F1杂种优势强,2005年加大群体点播,表现分离广泛,从中选择弱春性,早熟,株高适中,穗子大,分蘖成穗多的单株50株,通过室内考种后保留42株。2006年播种株系,通过田间观察鉴定和室内考种,保留10个优良株系。2007—2008年度进一步进行株系选择,并选择穗子大,株高适中,早熟,落黄好的类型,同时进行产量比较试验。经过两年品比鉴定,2003(023)-0-19-8-6-1株系表现突出,定名为偃科023,后改名为孟麦023。2011—2012年度孟麦023参加了河南省小麦新品种春水组预备试验,表现较好,推荐参加河南省小麦新品种春水组区域试验,2012—2013年度参加春水组区域试验,2013—2014年度继续春水组区域试验,2014—2015年度参加河南省小麦新品种春水组生产试验,完成试验程序,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
二、品种特性特征
(一)农艺性状
孟麦023属弱春性早熟品种,全生育期226.7d。幼苗直立,苗期叶色青绿,叶片宽长,苗势壮,冬季耐寒性较好,分蘖力一般,成穗率高,穗层整齐。春季返青早,起身拔节快,两极分化快,苗脚利索,株型松紧适中,叶片偏宽上举,穗下节短,株高77.5cm,纺锤形,穗大均匀,长芒,白壳白粒,半角质,千粒质量高,饱满度较好,产量三要素协调:亩穗数36.8万穗,穗粒数34.2粒,千粒质量52.2g。
(二)抗性鉴定
2013年和2014年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6地(郑州、漯河、南阳、西华、温县、内黄)病圃内进行的成株期综合抗病性鉴定试验中,孟麦023表现中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高感赤霉病。
(三)品质分析
2013年区试混合样分析结果(郑州):容质量789g/L,粗蛋白(干基)14.94%,湿面筋30.6%,降落值342s,吸水量59.4mL/100g,面团形成时间2.5min,稳定时间2.4min,弱化度155F.U,沉淀指数62mL,硬度59HI,白度74.4%,出粉率73.3%。
2014年区试混合样分析结果(郑州):容质量790g/L,粗蛋白(干基)14.26%,湿面筋含量26.6%,降落值447s,吸水量61mL/100g,面团形成时间2.3min,稳定时间1.4min,弱化度190F.U,沉淀指数56mL,硬度55HI,白度73.8%,出粉率69.7%。
三、产量表现
(一)区域试验
2012—2013年度参加河南省水地春水A组小麦区域试验,15点汇总,15点增产,增长点率100%,平均每667m2产量492.9kg,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增长9.74%,达极显著水平,居12个参试品种的第1位。
2013—2014年度参加河南省水地春水B组区域试验,13点汇总、13点增产,增长点率100%,平均每667m2产量为576.2kg,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增长13.42%,达极显著水平,居14个参试品种的第1位。
(二)生产试验
2014—2015年度参加河南省春水组生产试验,14点汇总,14点增产,平均每667m2产量为525.5kg,比同组对照偃展4110增长10.0%,居8个参试品种第2位。
参加河南省品种试验3年平均每667m2产量为531.53kg,平均比对照增长11.05%;产量三要素:平均亩穗数为37.40万穗,平均穗粒数33.97粒,平均千粒质量50.27g(见下表)。
四、栽培技术
孟麦023适宜河南省中高肥水地中晚茬种植。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一)播种
适宜播种期为10月15—30日。每667m2播种量8~10kg,早播和足墒播种时宜低于播种量,晚播和底墒不足时适当增加播种量。如延期播种,以每推迟2d增加0.5kg播种量为宜。
(二)肥水管理
结合精细整地,施足底肥,有机肥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根据土壤肥力墒情适量追冬肥,适时灌水,拔节后每667m2追施尿素7~10kg。
(三)病虫害防治
2月中下旬到3月初,每667m2用43%戊唑醇20g,或12.5%烯唑醇30g,或25%丙环唑乳油30~35g对水40kg喷雾,防治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白粉病等。4月中旬开始到5月初,每667m2用43%戊唑醇20g,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120g,或10%吡虫啉10~30g,或4.5%高效氯氟氰菊酯40mL,对水40kg喷雾,防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锈病、蚜虫、红蜘蛛等。
文章来源:《种子科技》 网址: http://www.zzkjzz.cn/qikandaodu/2021/0708/1655.html
上一篇:种子科技在实现全面脱贫中的作用
下一篇:种子科技在农业革命中的作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