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好的孩子教不坏

来源:种子科技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有一回去参加有关青少年问题的座谈会,与会的专家都大谈教育问题,最后轮到我发言,我说关于教育我的看法很简单,只有两句话,第一句是“好的小孩教不坏”,第二句是“坏的小

有一回去参加有关青少年问题的座谈会,与会的专家都大谈教育问题,最后轮到我发言,我说关于教育我的看法很简单,只有两句话,第一句是“好的小孩教不坏”,第二句是“坏的小孩教不好。”

与会的人都大感觉惊诧,因为既然是这样,教育就无用了,还需要教育干什么呢?

其实这是从佛法的观点出发的,因为从因果律上看每一个孩子投生到这世界就像是一粒种子,种子虽小,却一切都具足了。

假如这一粒是榕树的种子,那么就要以榕树的特质来帮助种子的成长,但是不管多么努力照顾,榕树的可能性是:一变成大榕树,二变成小榕树,三根本不发芽成长。纵使用尽一世资源,也不可能使榕树的种子成为松树,或成为现在最昂贵的的红豆杉。

教育可以做的范围大概如此,即使再天才的教育家也不应该渴望把榕树变成松树,比较不幸的是,我们目前的教育,似乎都是在努力着,希望每一个小孩子都成为红豆杉,于是耗神费力地做改变种子特质的工作,这是因为大家都是相信红豆杉才是最有价值的缘故。其实,国宝级的红豆杉固然可以做雕刻、做家具,平凡的榕树又何尝不能做风景,不能让人在庙前乘凉呢?

教育,是在使一棵红豆杉长成好的红豆杉,尽其所用;也在使一棵榕树成长为好榕树,不负其质,如果教育局是使红豆杉变成榕树,或榕树长得像红豆杉,那就完全错了。齐头式的教育,将会使许多红豆杉变成榕树,或榕树长得像红豆杉,那就完全错了。

只有立足平等的教育,使草木自己成长,每个人的本质才都得以发挥。

我主张“好的小孩教不坏,坏的小孩教不好”的第二个原因,是认为教育最要紧的是唤起人内在的渴望,而不在于填塞什么内容。一个小孩如果内在的渴望被唤起,真正想为这渴望去努力,他就不容易变坏了。

反之,一个孩子的内在渴望没有被唤醒,他可能造成两个极端,一是庸庸碌碌终其一生,一是充满反社会的倾向。

“好的小孩子教不坏,坏的小孩子教不好”的第三个原因,是身教育重于言教,我们要孩子有好的本质,必须自己先有好的本质,这样孩子们就不至因环境的关系走上岔路。

有一回去参加有关青少年问题的座谈会,与会的专家都大谈教育问题,最后轮到我发言,我说关于教育我的看法很简单,只有两句话,第一句是“好的小孩教不坏”,第二句是“坏的小孩教不好。”与会的人都大感觉惊诧,因为既然是这样,教育就无用了,还需要教育干什么呢?其实这是从佛法的观点出发的,因为从因果律上看每一个孩子投生到这世界就像是一粒种子,种子虽小,却一切都具足了。假如这一粒是榕树的种子,那么就要以榕树的特质来帮助种子的成长,但是不管多么努力照顾,榕树的可能性是:一变成大榕树,二变成小榕树,三根本不发芽成长。纵使用尽一世资源,也不可能使榕树的种子成为松树,或成为现在最昂贵的的红豆杉。教育可以做的范围大概如此,即使再天才的教育家也不应该渴望把榕树变成松树,比较不幸的是,我们目前的教育,似乎都是在努力着,希望每一个小孩子都成为红豆杉,于是耗神费力地做改变种子特质的工作,这是因为大家都是相信红豆杉才是最有价值的缘故。其实,国宝级的红豆杉固然可以做雕刻、做家具,平凡的榕树又何尝不能做风景,不能让人在庙前乘凉呢?教育,是在使一棵红豆杉长成好的红豆杉,尽其所用;也在使一棵榕树成长为好榕树,不负其质,如果教育局是使红豆杉变成榕树,或榕树长得像红豆杉,那就完全错了。齐头式的教育,将会使许多红豆杉变成榕树,或榕树长得像红豆杉,那就完全错了。只有立足平等的教育,使草木自己成长,每个人的本质才都得以发挥。我主张“好的小孩教不坏,坏的小孩教不好”的第二个原因,是认为教育最要紧的是唤起人内在的渴望,而不在于填塞什么内容。一个小孩如果内在的渴望被唤起,真正想为这渴望去努力,他就不容易变坏了。反之,一个孩子的内在渴望没有被唤醒,他可能造成两个极端,一是庸庸碌碌终其一生,一是充满反社会的倾向。“好的小孩子教不坏,坏的小孩子教不好”的第三个原因,是身教育重于言教,我们要孩子有好的本质,必须自己先有好的本质,这样孩子们就不至因环境的关系走上岔路。

文章来源:《种子科技》 网址: http://www.zzkjzz.cn/qikandaodu/2020/0929/638.html



上一篇:从“速成班”到社会学“种子”费孝通“经世致
下一篇: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

种子科技投稿 | 种子科技编辑部| 种子科技版面费 | 种子科技论文发表 | 种子科技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种子科技》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